4月3日,廣東省支援上海核酸檢測隊的300名隊員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出發,赴上海支援核酸檢測。團隊成員是廣東省核酸檢測技術的骨干。
疫情是命令。4月2日深夜,董冰和郭瑞琪接到醫院黨委援上海任務通知后,迅速收拾行囊,奔赴上海防控疫情。4月4日凌晨抵達上海后,根據廣東省醫療隊黨委的統一任務部署,董冰和郭瑞琪的支隊被分配到上海大安醫學實驗室,承擔上海浦東衛生健康委員會布置的大規模核酸篩查任務。
董兵作為上海大安駐廣東省醫療隊負責人,立即向大安醫學檢驗所負責人了解情況,對接具體任務,并根據駐地實際需要,將工作分配給支援隊隊員。這支年輕的機動隊立即進入抗疫戰時狀態,迅速補充到急需崗位,為提高檢測通量、優化檢測流程、控制實驗室環境做出了貢獻,得到了大安檢驗所醫護人員的認可。
27歲的郭瑞琪,作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一名年輕醫生,致力于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感控監督員,她負責團隊內所有醫療團隊成員的感控和防護監督,守護團隊成員的安全和健康,努力確保零感染,為提高安全防控意識和環境感控檢測做出了突出貢獻。
4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兩人與醫療隊其他隊員在疫情前線作戰。雖然日常工作任務緊張,但隊員們積極樂觀,互相鼓勵。他們并沒有因為連續旋轉而疲憊不堪,而是充滿了能量。董冰說:作為黨和國家培養了11年的醫學生,這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醫學生來到前線求經是一種榮譽!這場戰爭的疫情也使董冰和郭瑞琪的感情從友誼、愛情到戰友逐漸升華。
由于疫情、工作等原因,他們已經兩年沒有回河北老家和父母一起過春節了。郭瑞琪說,從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系畢業后,他們直接來到廣東工作。他們上學的時候,同意畢業后和董冰一起回家看望父母,但一直沒能實現。然而,她覺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抗擊疫情的成功完成比兩個人的幸福更有意義。希望能幫助上海早日戰勝疫情,一切如愿。
我們每天都很忙,所以我們只呆了幾分鐘,沒說幾句話就匆匆回到了各自的崗位。郭瑞琪哽咽了。在援助上海期間,一些小動作更容易觸動她的眼淚。比如我對他說‘注意安全’,他卻輕描淡寫地回應我說‘有你這個稱職的感官控制主管在我身邊,我就放一百顆心’。這種相互支持的溫暖時刻,幫助他們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迎接困難。